特发性震颤主要表现为姿势性震颤,它是肢体肌肉的一种非自主但是有节律性的震颤。由震颤造成的劳动力丧失一般于发病10至20年之后发生。疾病类型根据患者是否有家族史,可分为家族性震颤和散发病例。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大,高血压的发病率、严重程度往往有正相关关系。还要防止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出现餐后低血压的现象。老年性高血压的防治讲究一个原则,即平稳降压,目的在于延缓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血管风险为主要目的。
特发性震颤的主要表现有什么?
特发性震颤主要表现为姿势性震颤,它是肢体肌肉的一种非自主但是有节律性的震颤。通常由上肢开始震颤,也可能影响头、腿、躯干、发声和面部肌肉。特发性震颤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治疗 预后 日常
概述
陈彪医典专家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医师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帕金森病研究所所长
手部、头部甚至声音出现不可控震颤
该疾病仅表现为震颤,不会影响预期寿命
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多,常有家族史
首选药物治疗,严重者可考虑手术
疾病定义
特发性震颤又称原发性震颤、家族性震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上、下肢或头、面部的不自主震颤,有时候也有声音震颤。
传统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是一种良性运动障碍疾病,仅表现为震颤,不会影响预期寿命。但现在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特发性震颤或老年性震颤与衰老有关,年龄≥65岁的特发性震颤患者进展为帕金森病
的概率增加了4倍。
流行病学
特发性震颤发病率约为0.3 %~1.7%,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在增加,在大于40岁人群中发病率为5.5%,在大于65岁的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0.2%。
特发性震颤倾向于在家族中流行,30%~50%患者的家族成员曾患过特发性震颤。有家族病史的患者其发病年龄较早,大多数人在20岁前就会发病,无家族史的患者一般在40岁后发病。由震颤造成的劳动力丧失一般于发病10至20年之后发生。
疾病类型
根据患者是否有家族史,可分为家族性震颤和散发病例。两类患者的临床特征基本完全一致。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42(8):571-572.
[2]
Lottis ED. Essential lyemor. Lancet Neurol, 2005. 4: 100-110.
展开全部
上一节:病因
下一节:就医
以上内容由陈彪主任医师参与编审
专家讲堂
更多直播
回放
08:59
12/13
大咖谈肿瘤: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癌症?
回放
13:30
12/09
“智慧大脑杯”健康科普技能大赛
百度健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病因
陈彪医典专家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医师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帕金森病研究所所长
上一节:病因
下一节:就医
以上内容由陈彪主任医师参与编审
专家讲堂
更多直播
回放
08:59
12/13
大咖谈肿瘤: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癌症?
回放
13:30
12/09
“智慧大脑杯”健康科普技能大赛
百度健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症状
陈彪医典专家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医师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帕金森病研究所所长
特发性震颤主要表现为姿势性震颤,它是肢体肌肉的一种非自主但是有节律性的震颤。通常由上肢开始震颤,也可能影响头、腿、躯干、发声和面部肌肉。
典型症状
震颤的发生通常是两侧对称性一起开始,并以手为起始部位,影响到头颈部、声音、腿部或是躯干。
部分患者是从头颈部、舌头或声音为颤抖的开始,但是极少有患者是从腿部开始的。
如果颤抖是从手部开始,多从第二、三、四指开始,因此较难早期察觉。
震颤的同时会影响到肢体的屈肌和伸肌,并以节律性的上下震动性运动为主。
震颤的频率、振幅以及肢体分布一般在数年内不会有显著的改变,亦或有改变,其进展过程也是非常缓慢。
当患者在执行某些精细动作时,如拿水杯、绑鞋带或是拿针线等动作时会加重震颤。
随着病程的增加,震颤频率下降,而幅度增加,导致较为严重的功能障碍,患者常难以控制震颤,因而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
特发性震颤对酒精的反应是不同的,有些患者摄取少量酒精可减少震颤,但42%~75%的患者饮酒后,震颤减轻仅维持2~4h,第二天震颤反而加重。
老年人血压150/60正常吗?老年高血压冬季注意事项你知道吗
说到老年人的 健康 保健,就不得不说到老年性高血压,因为高血压在老年人当中相当普遍,发病率高达49%,也就是说每两个老年人,可能就有一个高血压。那为什么又强调冬季老年性高血压的防治尤为重要呢?
冬季气温寒冷,血管收缩,血压波动较大。 特别是在南方地区,气温波动很大,早上可能是羽绒服,到了中午可能就是短袖,这对于高血压是十分不利的。 因为血管可以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收缩和舒张,而血压就随着波动,对于一些很多年的老年性高血压或者比较严重的高血压患者,其耐受性早已经不能耐受住血压频繁的波动,且老年性高血压往往伴随诸多的并发症,例如心衰、视网膜病变、脑梗等等,随着气温和血压的波动,很容易加重病情,出现心血管意外。
另外, 随着年龄的增大,高血压的发病率、严重程度往往有正相关关系。 而高血压也成为了老年人 健康 长寿的一大绊脚石,很多人都是因为高血压影响了生活质量,缩短了寿命。其实不管年龄,不管男女,只要出现了高血压,应第一时间进行干预和调理,以免长此以往发生顽固性的高血压和一系列的并发症。
老年性高血压,往往以单纯的高压高多见,即单纯收缩压高多见。 而收缩压往往是因为心博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弹性膨胀和收缩性能下降,缓冲能力下降,继而出现收缩压增大,舒张压下降,脉压差增大,因此老年性高血压往往是以单纯的收缩压高多见。很多人有时候会问医生,我的血压是150/60mmHg你们说140/90以上才是高血压,我的高压150,低压60算不算高血压。这样的血压在老年人当中很常见,就是属于单纯的收缩压高性的高血压。
老年性高血压相对中青年高血压来说,更容易出现并发症,比如肾损害、视网膜损害等, 因为老年人味觉下降,口味比较重,喜食过咸的食物,这就更容易造成体内亚硝酸盐沉积,导致肾动脉狭窄,肾灌注不足引起肾脏病变,加重血压的升高。而肾脏病引起的血压升高结合本身的血压问题,治疗起来往往比较困难。
另外, 老年人同时因为颈椎退行性病变、椎动脉狭窄等原因,比较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晕厥等现象, 这就更加需要警惕,因为有时候低血压往往比高压危害性更大。还要防止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出现餐后低血压的现象。
老年性高血压的防治讲究一个原则,即平稳降压,目的在于延缓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血管风险为主要目的。一般情况下,血压值可以放宽到150/90mmHg,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年人常年处于150/90mmHg血压却一直没事没处理。如果伴随有靶器官的损害,则需要增加降压目标,即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降压速度也是以平稳为原则。还有就是老年性高血压往往都是联合用药,不能随意减药和换药,一切应该在专业医生的评估下进行。
1、首先一点就是控制体重。 研究表明,体重和心血管危险度成直接正相关关系,体重偏高,增加心脏负担,有研究显示体重每增加25斤,血压值就会升高10/7mmHg,心血管危险度就增加3倍,由此可见减肥控制体重是多么重要。中老年朋友减肥应以每月减轻4-5KG为目标值,直至 健康 体重系数在18-24之间。
2、避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例如内脏、肥肉、猪大油、贝类、脑髓等食物应尽量避免食用。 多食低脂、低盐、低胆固醇、低糖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改变膳食结构,应以优质蛋白摄入为主,例如瘦肉、鱼类、禽类、牛奶等食物,可以增加摄入量。另外,有降脂作用的蔬菜可以适当增加,例如山楂、木耳、香菇、洋葱等。
3、钾、钠的摄入。 在《高血压 健康 指南》中提出,中国人高血压患者每日摄入的应低于6g,而钾则可以有助于降低血压,因此食物中可以多食用富含钾的食物,而降低盐的摄入。富含钾的食物主要见于香蕉、西红柿等。
4、补充钙。 老年人高血压容易造成靶器官肾的损害,容易导致骨质中钙的丢失。这就需要补充钙元素,由于老年人自身吸收钙的能力大大减弱,食物中的钙含量微乎其微,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就专门进行钙的补充。
5、戒烟、戒酒。 抽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焦油、尼古丁、烟酸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特别是对血管的危害。长期抽烟者,很容易患下肢动脉闭塞,就是因为抽烟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管玻璃样变,升高血压。另外饮酒也是一样,导致外周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升高血压。
6、适当锻炼。 老年人可以选择一些平和的运动,例如散步、太极、扇子舞等等,经常性运动能够增加新陈代谢,增强心肌耐受力,增强机体免疫力。每次运动以30分钟为宜,感觉到心跳加速在140次/分左右,微微出汗比较适合。另外,冬季不要多早在室外进行锻炼,因为冬季室外寒冷,易造成血压巨幅波动,另外早晨空气中氧气稀薄,不利于老年人的 健康 ,易出现头晕、心悸等。
以上内容仅做科普,供大家免费参考交流学习使用,不能作为临床治疗意见和依据。
我是全科周大夫,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科普 健康 知识!分享 健康 故事!
最后,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幸福安康!
# 健康 守护者##老年疾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