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百科

健康养生三字经(养生长寿的三字经)

时间:2024-12-1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健康百科 文档下载

养生三字经总序养生者、身心性,一而三、三而一。精气神、人身宝,有后果、有前因。养生就是指调养身心性以达到身心自然和谐的状态。是指“抵御疾病、获得健康”乃一切生命的内在的自然机制。养生的三字经多运动,控体重。少吃甜,多补钙。长寿的三字经人长寿,也容易。不过,节欲不等于禁欲,老年人可根据自已年龄及体质情况适当合房。年龄高者可适当减少

养生三字经


总序

养生 者、身心性, 一而三、三而一。

培正气、治未病,我 健康 、我作主,

顺自然、常知足,能老实、可转境。


养身

曰养身、守中道,察阴阳、平为期。

人之身、阴阳体,治病者、必求本,

生之本、本阴阳,阳化气、阴成形。

春夏阳、秋冬阴,日出作、日入息。

法阴阳、和术数,从则生、逆则死,

敬者昌、慢者亡。 养生 者、要生信,

人之初、本无病,命在我、不在天,

诸病疾、在乎己。精气神、人身宝,

有后果、有前因。凡是药、三分毒,

勿滥补、勿滥泻。药攻病、谷为养,

节饮食、知忌宜,饮食倍、脾胃伤,

荤素配、需均匀。动形体、勿过度,

若过度、尤不及,练太极、五禽戏,

调经络、畅血气。避风邪,慎起居。

贪睡眠、也是病,过多睡、昏沉起。

话说多、不如少,多言语、也耗气。

物速成,则疾亡,慢生活、莫要急。

情与志、要控制,发脾气、最伤人,

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脾。

正气存、邪不干,邪气凑、正必虚。

上工者、治未病,病为本、工为标,

三分治、七分养,医与药、所不及。

大自然、真神医,有法度、不偏倚。



养心

曰养心、贵能仁,包太虚、容天地。

诸万物、有征象,天成象、地成形。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和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吉凶。

粗守形、上守神,平等心、宽天地。

曲礼曰、毋不敬,曰礼者、敬而已。

顺乎天、应乎人,曰仁者,爱人也。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言有物、行有恒,家道正、天下定。

成身者、天下成,治身者、天下治,

夫妻者、是一体,父与母、为我天,

诸子女、为我地,兄弟者、如手足,

孝道亏、头有病,悌道亏、四肢疾,

儿女逆、腰间痹。善不积、不成名,

恶不积、不灭身。恶莫作、善奉行,

祸福者、人自召,善恶报、如影随。

善则迁、过则改,省乎己,行无过,

改过的、生智慧,护短的、心非贤。

玉不琢、不为器,人不学、不知道。

曰感恩、孝父母,曰有义、多施助,

养心者、至诚也,至诚者、惟仁也,

德润身、仁者寿,福骈臻、祥云集。




养性

曰养性、常清净,无所为、无不为。

养性者、性自善,内外疾、皆不生。

致虚极、守静笃,得道者、常清净。

道无形、育天地,道无情、行日月,

道无名、养万物。遣其欲、心自静,

澄其心、神自清。欲不生、是真静,

心不乱、是真定。人心动、道心灭,

常清净、天地归。执著者、不明道,

贪求者、是烦恼。上士者,无所争,

下士者、好争也。亦无得、无所得,

以不居、故不去。曰反者、道之动,

柔弱者、道之用,满招损、谦受益,

亢则害、承乃制。忍辱者、恶无喧,

言语忍、忿自泯。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的、是忠言。恭敬我、是害我,

羞辱我、成就我。认不是、清凉散,

找好处、暖心丸。莫去求、他人过,

不懈怠、常精进。智慧香、自修行,

自内薰、莫外觅。化众生、为得道,

和其光、同其尘。守道者、在于一,

敦实道、行笃信。化习性、成自性,

自性觉、无量光。路漫漫、其修远,

一切法、成于忍。


[1].身心性:身是指身体、心是指心理、性是指自然本性。 养生 就是指调养身心性以达到身心自然和谐的状态。

[2].“一”就是道在于一,“三”就是身、心、性三个方面。身心性合而为一,分而为三,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好比是通向同一房间的三个门,并无高下之分,任取一门而入,一门深入,皆能成就。

[3].“足”,指的是本自具足,正如《三字经》所言“人之初,性本善,”善是善恶的善,更是本自完善的善。是指“抵御疾病、获得 健康 ”乃一切生命的内在的自然机制。相当于“自组织力”,医生治病无非就是激发此机制。

[4].“老实”就是指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尊重规律。通过学习了解了事实真相,去伪存真,修正自己,调整身心,就可转变身心环境。

[5].《三国志·魏志》原文:“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

[6].医药并非万能。致病因素无穷尽,治病方法也无量多,而医药治疗只是适应其中部分疾病。

[7].《吕氏春秋》原文:“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成其身则天下成,治其身则天下治,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是指成就别人,先要成就自身。自身成则天下成,反之,自身未能成就而成就他人者,无有是处。

[8].《老子》原文:“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无所为”是指行为完全遵循客观事实,没有掺入个人的私心杂念;“无不为”是指于任何环境当中都能心安理得,随心所欲。夫无所为,所以无不为;无不为,所以无所为,此乃道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9].《千金要方·养性论》原文:“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

[10].《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原文:“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就是指自性本自具足、不增不减,此乃《心经》的核心句。

[11].《老子》原文:“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指无占有心,故无得失也。

本专栏系统介绍古今针刺手法和相关技术操作,计130种480个法式,500多个文章及视频内容。

私信回复:针刺手法

体味古今名中医的成才之路,不外乎两条,即读书与看病,只不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更高、更深。读书不仅是通晓古文,精读熟背经典,更要字酙句酌,反复领悟其中的思

维方法、内在联系;看病不仅是望、闻、问、切,辨证处方,更要在看病中再习经典,反复加深理解。

88位针灸名家,365则针灸医案。

私信回复: 针灸医案

养生长寿的三字经

  想要让自己的变得长寿,其实不妨借鉴下养生长寿的三字经。下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养生和长寿的三字经吧。

  养生的三字经

  多运动,控体重。少思虑,心安静。

  少吃盐,食清淡。少吃甜,多补钙。

  少咖啡,多吃菜。少吃肉,多吃素。

  常喝茶,多吃醋。多淀粉,少脂肪。

  少吃干,多喝汤。常吃虾,常吃鱼。

  重健康,淡名利。天天笑,容颜少。

  去忧愁,登高寿。

  长寿的三字经

  人长寿,也容易。要早睡,要早起。

  戒烟酒,忌暴食。无过饱,无过饥。

  常沐浴,勤更衣。多运动,练身体。

  心要静,精要盈。勤用脑,不烦恼。

  抱乐观,天天笑。种花草,养鱼鸟。

  常书画,乐逍遥。做到此,寿必高。

  长寿养生的要点

  1、情志开朗,恬淡虚无

  情志影响寿命,情志开朗,豁达条畅,是防止疾病、延年益寿的重要因素。当然,所谓恬淡虚无,并不是指“清心寡欲、无欲无求、无所作为”,而是让人保持乐观情绪,不应为个人名利患得患失。要做到“六少一多”。即少怒、少郁、少忧、少悲、少恐、少惊,多乐,但不急乐、大乐。并要正确看待生老病死,有病应及早诊治,不要终日惶惶。

  2、当有喜好,但不入迷

  人老之后,当有一两种或多种喜好,这对于发展情趣、寄托感情、安排生活都是有益的。老年人的喜好,应符合老年的生理特点,以“静大于动”为好。如栽花种竹、书法绘画、吟诗作词、读书钓鱼、下棋集邮等,也可看看电视、电影等,多看一些娱乐节目。如体力较好,亦可适当地去旅游,陶冶情操。但喜好不论是一种或多种,切忌入迷。入了迷,势必劳神耗力,对健康不利。

  3、性欲要节,养精宜足

  明代医家张景岳说过“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可见节制性欲,保藏肾精的重要了。不过,节欲不等于禁欲,老年人可根据自已年龄及体质情况适当合房。但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心病等症者,更要慎房事,最好能求教于医生。

  4、睡眠卫生,亦要讲究

  老年之后,肾虚心弱,更有赖于睡眠以修养。首先睡眠时间要掌握好,古人有“睡子午觉”的说法,意思是夜间零点和午间12点都应当在睡眠中,当然不可太机械。每天睡眠时间一般应满足8小时。年龄高者可适当减少。其中午睡在一小时左右为宜。其次,睡眠姿势也应讲究,提倡“卧如弓”,最好是右侧卧,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弯曲。老年人的床铺不宜太软、太高,枕头可稍高一点,以减轻心脏的负担。此外,睡前不可饮酒、吸烟,尤其不要有过分的情绪波动。切忌饱食或郁闷后睡眠。

  5、适量运动,掌握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