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百科

  关于牙齿,人们常存在几大误区!

时间:2025-01-0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健康百科 文档下载

  关于牙齿,人们常存在几大误区!

关于牙齿,人们常存在几大误区!

由于国人对牙齿的保护不够重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少误区,都是伤害牙齿的因素,关于牙齿人们普遍存在的误区有,随中医中药网小编一起来看!
 


 

误区一:

偶尔用牙开个汽水瓶、啤酒瓶没啥问题。

牙齿的牙釉质是含无机盐(钙盐)高达96%的半透明钙化组织,是人体中最硬的部分,它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然而看似坚固的牙齿,其实也很脆弱。

用牙齿咬硬物,很容易导致牙齿松动和牙隐裂,甚至是牙齿劈裂。

牙隐裂指不全牙裂或牙微裂(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不容易被发现。

牙隐裂的裂纹常深入到牙本质结构,是牙痛的原因之一。

误区二:

牙齿不痛就是没牙病。

很多人衡量牙齿是否健康的标准就是牙齿痛不痛,认为牙齿不痛就等于牙齿健康,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大部分口腔疾病,在早期是感觉不到疼痛的。

比如,龋齿和牙周病早期,牙齿并没有任何不适感,可是一旦出现疼痛,就说明疾病已经发展得比较严重了。

一颗蛀牙从开始产生到感觉到疼痛,成年人至少需要1年时间,儿童稍短。
 


 

误区三:

牙齿没换完,不能开始矫正。

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孩子12岁左右换完牙再正畸效果好。

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也不适合所有的患者。

由于不良习惯造成的口腔畸形,比如,牙齿错位、牙齿不齐等,越早矫正效果越好。

如果换牙后再正畸,不仅效果不好,而且很有可能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

误区四:

人老了,牙齿脱落是正常现象。

世卫组织提出“8020”计划,即80岁的老人应该还有20颗健全的牙齿。因此,“老掉牙”说法是不正确的。

只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检查口腔,科学护理牙齿,常漱口,勤做叩齿和牙龈按摩,就能拥有一口健康的好牙齿。